離開Hallstatt,我們前往冰洞。在毫無準備御寒衣物之下,成功地完成零度的挑戰。走出冰洞口,天公開始變臉,揭開未來一週奧地利及南德的陰雨。
即使我們離沃爾夫岡湖(Wolfgangsee)這麼近,也的確去看了湖邊一些漂亮的營地,卻只能「謝謝再連絡」、內心在流淚-冷冷細雨的夏天,再美的湖、再優雅的營地都沒有用。
不過這裏的確是個優質渡假勝地-如果太陽賞臉的話。我們經過湖邊各城,街上人不多、湖邊更冷清。想是都躲起來休息了吧。只是天氣預測表示未來一週都將如此,驅使我們提早離開奧地利。在離開之前,只需到阿特湖(Attersee)找一個在美麗相片中發現的小島還有拜訪薩爾斯堡(Salzburg)。
這是迎接我們的阿特湖(Attersee),雲霧矇矓,幽靜清冷,美不勝收。但是可以不要在夏天用這些形容詞嗎?而且也沒必要弄得那麼冷啊。
話說在幾天前,超市中的一本薩爾斯堡區域的風景攝影集中,我看到了一張Attersee的美麗照片。我暗自記憶,要找尋這個美麗地點-Seewalchen am Attersee。但開車繞來繞去,總是找不到這小島。最後在Seewalchen的遊客中心才問到結果-那是個私人島嶼,並指引了我們方向。在這種細雨和寒風襲人的天候下,我們遠眺了Litzlberg後,「進行一個再見的動作」。
至少在Google Map中,這裏是晴天,地名是:Litzlberg,地址是4863 Seewalchen am Attersee。
這三張照片是聞香專用,版權不是我的,也不儲存在本網誌中,純粹是外部連結。真是美麗的湖泊及浪漫小島啊。
第二天,為了家中小孩的身心健康,於是安排了樂器博物館(Musikinstrumenten Museum der Völker)讓他們參觀,於是我們又回到了Wolfgangsee的St. Gilgen。
這是個私人創立的博物館,主人在一所學校教音樂,也認識一個自台灣來的女性朋友。這個博物館的館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我想這些都不是重點。我們到的時候,由於天氣陰雨(T_T),所以有十個左右的客人也在聽主人演奏世界各國(東方、西方、原住民)的特別樂器,包括了幾個漢唐傳下的樂器,例如古琴。
整個過程十分精采,推薦六歲以上的朋友去看看。如果客人不幸不滿六歲,那就要看運氣了:當天五歲的小娃興趣時有時無,當我表明要帶他出去不要打擾其他客人時,幾乎所有客人及主人都一致表明他們不在乎小娃的間歇性噪音,還微笑而體諒地說:「他是第二個男孩」,除了兩名英國老夫妻面無表情外。我們很感激的有機會聽完整場,實在是難得的經驗。
即使我們離沃爾夫岡湖(Wolfgangsee)這麼近,也的確去看了湖邊一些漂亮的營地,卻只能「謝謝再連絡」、內心在流淚-冷冷細雨的夏天,再美的湖、再優雅的營地都沒有用。
不過這裏的確是個優質渡假勝地-如果太陽賞臉的話。我們經過湖邊各城,街上人不多、湖邊更冷清。想是都躲起來休息了吧。只是天氣預測表示未來一週都將如此,驅使我們提早離開奧地利。在離開之前,只需到阿特湖(Attersee)找一個在美麗相片中發現的小島還有拜訪薩爾斯堡(Salzburg)。
Wolfgangsee可以從事的活動,在這混上一週毫無困難。 |
這是迎接我們的阿特湖(Attersee),雲霧矇矓,幽靜清冷,美不勝收。但是可以不要在夏天用這些形容詞嗎?而且也沒必要弄得那麼冷啊。
![]() |
陰雨下的Attersee |
話說在幾天前,超市中的一本薩爾斯堡區域的風景攝影集中,我看到了一張Attersee的美麗照片。我暗自記憶,要找尋這個美麗地點-Seewalchen am Attersee。但開車繞來繞去,總是找不到這小島。最後在Seewalchen的遊客中心才問到結果-那是個私人島嶼,並指引了我們方向。在這種細雨和寒風襲人的天候下,我們遠眺了Litzlberg後,「進行一個再見的動作」。
遠眺Litzlberg,湖中小島 |
至少在Google Map中,這裏是晴天,地名是:Litzlberg,地址是4863 Seewalchen am Attersee。
![]() |
Google map的小島衛星照 |
這三張照片是聞香專用,版權不是我的,也不儲存在本網誌中,純粹是外部連結。真是美麗的湖泊及浪漫小島啊。
![]() |
外部連結,作者為Günther Bogensberger |
![]() |
外部連結,作者為Alfred Havlicek |
![]() |
外部連結,取自http://www.seewalchen.eu/ |
第二天,為了家中小孩的身心健康,於是安排了樂器博物館(Musikinstrumenten Museum der Völker)讓他們參觀,於是我們又回到了Wolfgangsee的St. Gilgen。
![]() |
連結自網路,請參考這裏 |
這是個私人創立的博物館,主人在一所學校教音樂,也認識一個自台灣來的女性朋友。這個博物館的館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我想這些都不是重點。我們到的時候,由於天氣陰雨(T_T),所以有十個左右的客人也在聽主人演奏世界各國(東方、西方、原住民)的特別樂器,包括了幾個漢唐傳下的樂器,例如古琴。
整個過程十分精采,推薦六歲以上的朋友去看看。如果客人不幸不滿六歲,那就要看運氣了:當天五歲的小娃興趣時有時無,當我表明要帶他出去不要打擾其他客人時,幾乎所有客人及主人都一致表明他們不在乎小娃的間歇性噪音,還微笑而體諒地說:「他是第二個男孩」,除了兩名英國老夫妻面無表情外。我們很感激的有機會聽完整場,實在是難得的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