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思索到歐洲露營是否值得一做再做?答案是否得從「露營」本身找起?
========================================================
========================================================
曾經在蒙古,感受除了天地之外,什麼都沒有。早秋細微的風、以及轉紅轉橘轉黃的樹林,沿著潔淨無比的河流在遠方靜靜的站立。隱約中,似乎聽見大長今的歌聲,幽幽的、空寂的吟唱,這遠方傳來的輕綿綿歌聲呼喚著你的歸來,再怎麼爭最多都是一塊土。如果這裡的天空定義了藍天,那麼蒙古包可謂開啟了露營-只有天、地、人。
另一方面,最愛的捷克營地給我的感覺是天、地、人人人...:
附近就有觀光小鎮,可以逛逛紀念品、品嚐當地美食,也可以到古堡和花園溜達溜達,聽聽城堡過往滄桑。想念東方的味道,就到超市採購回營地料理,可別到鎮上昂貴的中國餐廳。想念朋友,就到餐廳用Wi-Fi、喝喝啤酒。
30公里之遙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克魯姆夫。布拉格太遠,但是波西米亞的田園與林野很近。鄰湖旁就是動物園,規模不大,仍然足夠打發小孩。試著跟捷克人打交道,至少可以學會用一根火柴棒生火。

晴天,在林蔭下,讀讀《山居歲月-普羅旺斯的一年》;也可以在陽光下、沙灘上,曬成黝黑的膚色,或是到湖裏盡情的玩耍,環湖腳踏車也是很好的選擇。
雨天,在帳篷裡聽滴滴答答的雨聲,讀的仍然是《山居歲月》,或是將《淚光閃閃》、《男兒有淚不輕彈》放在iPad裡面看也不錯。
夜晚,看著在林間樹梢外的閃亮星星。其實不必讓眼睛這麼忙,閉起來,用耳朵傾聽自然和人間的唏唏嗦嗦,不知不覺就睡著而後天亮,美好的一天又開始。
這是夢想。忙忙碌碌的台灣人,捨得到歐洲不牽掛美麗的古鎮、教堂、城堡,單單選擇在一個營地消磨假期,感受歲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