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歐洲露營23:Tina家真有趣

Tina嫁來德國已30~40年,算是新時代女性的先鋒。她的老公世傳一片森林,也擁有獵人執照,兩個兒子自然也受了家風的影響。所以我們到她家玩,就有一份野味大餐招待我們:鹿肉。

各種奶油抹醬,樣樣好吃。光吃麵包就很過癮。

樣樣好吃,右下就是一鍋鹿肉,阿彌陀佛。
據稱是為了防止鹿羣不斷地成長啊....

看起來很像是牛肉。
鹿肉吃起來像牛肉,或許是調理的方法跟部位的影響。除了腿肉外,其他的吃起來有點密度太高,油質較低。但我想最可能的原因是-鹿本來就瘦瘦的,森森裏食物本不多啊。
Tina很好心地將鹿腿給了在場的唯一成年男性。

下午,我們搭乘Porsche的柴油牽引車到森林外面一遊,真是希奇啊。以後也可以誇口自己坐過Porsche了。
引擎上的品牌字

說起Tina的兒子,倒是有件事可供台灣教育借鏡:這位老兄是個陽光男孩,從小不愛呆教室常常翹課,愛踢球. Tina 經常去學校,請老師跟她合作,注意她兒子的行為跟功課。他的學校是給一般不愛唸書的小孩學習的,如美髮設計、麵包烘焙、屠夫肉店、伐木等等。在七八年級時(即台灣的國中時期)他們有兩年的實習課,他選擇了森林伐木。
第三天回家後,他顯得無精打彩失去了活力。一星期後就垂頭喪氣的告訴老媽:「我不能一輩子這樣下去。」於是就去了可升大學的高中唸書。
這時候他也不必父母督促,每一科都拿A。暑假時候去打工,他的老闆覺得他表現優異,出錢讓他去美國遊學一年。
隔年有些美國學校的小朋友來德國,他就把他們組成一對足球隊。因為踢球碰到了現在的加拿大老闆。該公司生產伐木機械,老闆聽到他流利的英文,又正好這位老兄大學唸的也是機械,又有伐木經驗,所以大學未畢業就先聘用他了。最後學以致用,算是生命自有安排的最佳寫照。(但我個人想法是祖上有德、己有正念)

一羣人坐在車後的牧草椅上,搖搖擺擺(晃晃?)地繞著森林。
車由Tina的兒子駕駛。

出小鎮,前往森林

獵人小屋,看來在這打獵似乎不是件有趣的事,反而得訓練你的耐心。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歐洲露營21:流浪者之舞-"地方的"馬戲團

身為一個WOW的玩家,對巡迴各地的馬戲團除了不陌生外,也充滿了好奇及感情。這個遊戲中的設定原型,其實就是真實世界的馬戲團,據維基百科言,現代馬戲團始於1768年的英國,由Philip Astley 所創辦。

我們在Rot an der Rot (羅特河畔羅特 by both google & wikipedia,這個小鎮在夏天有一個可愛的小遊行,這是題外話)的超市對面發現了這個小小馬戲團-Circus Aron,他們在此停留約一週。基於種種理由,我們決定到此體驗這種鄉下的馬戲團,還好小孩沒被太陽馬戲團養壞味口,想必他們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售票處、販賣帳、表演帳(自左至右)

由於預測觀眾不會太多,所以我們買了第一排的門票,而不是包廂,當然也有經濟上的考量,但全家也不過差了8歐元。

印象中,我們那一場的包廂沒有觀眾,第一排視野無礙。
價錢參考:
位置>第二排、第一排、包廂
大人>12、14、16
小孩>10、12、14

有一些橋段是德文,我們只能由各種表演來猜測劇情。還好大部份的表演都還懂。
果然是利用馬來進行數個表演的動作。只是我們無法了解讓馬前腳站在樓梯是不是很難的動作就是了。
但是小馬平衡翹翹板倒是有點本事。

這個高高帥帥的男生,應該是本團的台柱。初時看他表演,我還用手機亂拍。
在單一圓柱支撐的木板上,做穿過呼拉圈的動作。

看到後來,把收到包包裏的高級單眼拿了出來,真的太精采了。
在單一圓柱支撐的二個板凳上,做穿過呼拉圈的動作。

台柱表演下巴頂5張椅子,真功夫也。


常見的噴火橋段。在黑暗之中,似乎有加分的感覺。

雖然不是國際級的馬戲團,但各演員表演認真、甚至還有許多培訓的表演:例如大人跳大馬、小孩跳小馬;大馬表演大馬的、小馬表演小馬的;大人表演難度高的特技,小孩則翻翻跟斛、疊疊樂等。大約二小時的表演,我們看得很高興。如果在歐洲發現地方的馬...戲團,建議可以進去看看他們的專業訓練。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歐洲露營22:波登湖一日遊

我們在週日驅車前往波登湖(巴登湖、德:Bodensee, 英:Lake Constance),自以為週日應該車不多,露營客也不多。但若是碰到暑假,這一切都變成可笑的亂猜。若以(Lindau)為入口方向,從東南到西北的湖岸快速道路都塞車,除非進入城市裏的沿湖道路,才沒有塞車問題。

我們星期一離開,自西北開往東南想要去林道看看,發現昨天的我們。

波登湖沿著湖岸,營地多到爆炸。但是,遊客也多到爆。更糟的是,我們又在午休時刻找營地,當然殘念。而且有些營地就算有空位,他也不想說英文、不想接只住一晚的客人,害我們只好繼續流浪,所幸湖邊道路恬靜,閒駕於此甚是自得。

亂找營地,發現冰淇琳小蜜蜂。營地辦公室休息,小蜜蜂則總是幸勤。

快到波登湖,就發現飛船,到了以後則是擺脫不了飛船...

波登湖是我們萌生到歐洲露營念頭的開始,所以我的內心一直在尋找像奧地利的Mexico Camping am Bodensee一樣的營地:有天然的彎曲湖岸,水淺浪小,寧靜又舒適。老實說,德國這邊的狀況讓我失望。這裏的陸棚不夠長(很快就太深)、今日風浪有點大、天公又不作美讓我們雖然有陽光,但冷冷的不適合下水。
某營地的湖灘,曬曬太陽可,下水則需要強烈的動機。

熱門季節,某營地的價格參考(算一算也要30歐以上):
大人7.5, 小孩4歐
露營車8-10、拖車5-8.5、帳篷4-8歐、車輛4-6歐
11點以後離開 13歐、一個營位 2.5歐
16歲以上的稅每人1.3歐...

最後,我們找到的地營地是Camping Seeperle、http://www.camping-seeperle.de/。(39.5歐=大人 8*2+小孩 4*2+帳篷 15.5)其實,這裏的硬體設施有些極端:有個可以讓船下海的碼頭,有先進的監控系統(台灣某廠),但馬桶卻讓人傻眼。無論如何,整體算是不錯,除了九點以後車輛禁止出入讓人意外了點。

老闆知道我們從台灣而來,居然探詢我是否知道某電子廠,而我曾是他們的競爭者,這讓我倆都意外的緊。原來是設備有個功能突然不能用了,想說是否可以幫他看看。我當然OK,但他後來不知糾結什麼原因沒讓我幫忙,我也樂得早點出門遊玩。
Camping Seeperle各角落

上下船的碼頭和太大的波登湖、太大的浪。

小孩一點也不想下水,拍完到此一遊的相片後,衝回去玩新桌遊。
營地附近一家旅館的私人湖灘,看似悠閒的椅子,可惜的是面向西方,有點太亮。


孩子進行一個「被我們從桌遊世界拉回現實世界」的動作,有些不滿。但是開車慢走,遇到腳踏車、玉米田和同一生態圈的老鷹、蘋果樹、西洋梨等等後,才漸入佳境。

令人好奇的是,這裏的野生蘋果有很多,一點都不像木村阿公的蘋果那麼難種,真是奇哉怪也。
特別的種蘋果法;滿樹的野生西洋梨。

農村養了許多動物,一般來說,牠們的命都比東方的親戚來的好:空間大、第一手的食物、乾淨的環境。牛、羊、馬、驢、豬等大多如此。
愛吃花的驢:一點也不怕人,一日接客數十。

害羞的駱馬還是羊駝?答案在最後XD
但不知為何牠會在此出現...

我們沿著湖岸開,欣賞湖岸小鎮、湖上風光、與自行車爭道,發現了這個教堂,可美的咧。有專屬停車場,我們到訪的時刻不必收費,而且停車票卷可以無限拿取,我在小孩瘋狂亂按之前阻止了他們。
Wallfahrtskirche Birnau,一個美麗的教堂,拍照不能。
來自Wikipedia的照片。

教堂位於波登湖一個台地,前面有個很大的公共空間,站在圍牆上可以一覽寬闊的波登湖。
180度的波登湖景

離開教堂,沿湖有好幾個聚落,其中離教堂近又大的就是Überlingen(于貝爾林根 by Wikipedia、于伯林根 by google)。
波登湖騎士噴泉(Bodenseereiter - Brunnen in Überlingen)
由Peter Lenk設計

由於整個城鎮充滿觀光客,人群聚集之處難免有些遺落物,整潔有待加強。但人們本性良善,天鵝不但不怕人,還會裝腔作勢嚇狗搶食。想要餵鴨子、親手餵天鵝,這裏是個理想的地點。

湖邊多是露天的餐廳、到處亂走的遊客。即使氣溫不高,眼見冰淇琳便宜我們還是各買一杯當甜點慢慢吃。
嚇狗的天鵝;被鵝嘴夾傷的手

夕陽西下,湖浪瀝瀝,水鳥忙食,景色一片安寧。歐洲短暫的夏日不適合紛擾。

回到營地,已是晚上九點十餘分,迎來的驚喜就是車子進不去,只好停在外面廣大的空地,如同某些遭遇相似的露友一樣。
在冷風中的一片漆黑下,拍了好幾張星空照片,再躲回帳內睡覺。

由於隔天有約,我們不得不離開此處,留下未能騎自行車到處亂逛波登湖、享受美景風光的遺憾。根據我們的觀察及想像,這裏大可以安排自行車十日遊(這個連結可以幫助大家想像一下),德瑞奧三國環湖風光一次擁有。那一年的夏天該實現這個計劃呢?


答:羊駝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歐洲露營20:最高教堂在Ulm

來Ulm之前,並不知道這個城市其實還不錯。除了市郊的購物區以外,城市本身也還有些觀光價值。其中主要的來源就是這個世界最高的教堂-Ulm Minster,全高161.5 m (530 ft),完成於西元1890年。

最特別的是,本教堂原本的設計並非現在的高度,是因為要打敗當時的最高教堂而特意加高上去的。

以下摘自Wikipedia,以下摘自Wikipedia,以下摘自Wikipedia:
烏爾姆大教堂(德語:Ulmer Münster)是坐落在德國烏爾姆的一座哥德式教堂,屬基督新教路德宗。教堂塔頂高161.53米,共有768級台階,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樓。儘管該教堂在歷史上從未成為主教座堂,但因其宏偉的哥德式教堂建築而聞名於世。烏爾姆大教堂可以容納3萬人,是僅次於科隆主教座堂(Kölner Dom)的德國第二大哥德式教堂。
烏爾姆教堂,來自Wikipedia的空拍照片

我們開車來此,但停車相當的不便,因為限時1hr。有時還不能來來回回加購停車時間,稍待便知分曉。
24mm的鏡頭,也要躺在地上才拍得到這樣的全景。

看得出來這教堂並非經濟充裕,但不減其藝術價值。
由本教堂的歷史來看,現在的確展現了當時的經費狀況。

這裏說明教堂內部的休息區的高度
大人付4歐,小孩付2.5歐,小小孩免費,收據就是門票(或說沒有門票),我們開始往上爬。看到許多大孩子、中年人都沒有家中小孩來得有力,五味雜陳。
教堂的往上樓梯都有許多向外看的機會,令人心曠神怡。

俯瞰Ulm城。

爬了560階,到達102公尺高,向上拍就是這個樣子。
中間的柱子還有樓梯可以往上爬。

可惜的是,我們在週六造訪此地,觀光客還不少。爬教堂的較低處還沒什麼問題,但是到了最高處已經完全只剩鹿港摸乳巷等級的空間,而且我猜「最高點的空間也很小,大家好不容易上去後,總不免顧盼一番、閉目沉思、迎風遠眺」,所以在樓梯上面等了20分鐘以後,我匆忙趕回停車場,以免受罰。所以最高教堂之征,殘念。
等著爬上最高階,無聊得拍起樓梯來了...

最高教堂在右下角,左上角是一個很大的購物區,包含賣許多桌遊的玩具反斗城,但要有特價的才會便宜。
真正便宜的桌遊,可以到德國的超市看看,有機會撿到超便宜的特價。

歐洲露營19:紐倫堡見聞

Verkehrsmuseum Nürnberg

去不成漢堡的鐵道模型博物館,我們只好到文青一點的DB鐵道博物館,在Nuremberg。它的正式名稱為Verkehrsmuseum Nürnberg(和Nuremberg Transport Museum同一棟)。整棟建築展示的不只是鐡道相關技術,也有一些特展。我們拜訪時,看到了一些中文字的體驗、聲音及通訊的展覽。當然,主要的展出仍是著眼在鐵道相關的歷史文物、火車運作的說明等等。

全票五歐元,半票應該2.5~3歐元,六歲免費,感到便宜。這個博物館沒有中文的語音導覽,只有英文、德文。否則稍大一點的小孩逛起來也會很有趣。大人看的(應該吧?)在一、二樓。小孩有興趣的在三、四樓。


古火車模型,一樓

德國鐵路的建築歷史,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時期興建的鐵路。
到二十世紀初已有總長61403公里的鐵道,含主幹線和支線。

這裏的火車造景,充滿了歐陸風光,和日本大宮的近親相差甚遠。各個角落都不妨仔細觀看,必會有所發現。
很大鐵道模型的四個角落類似的展示在日本大宮的鐵道博物館也看得到。
這裏的模型約在1960~1970之間設計建造完成,應該是世界首創。
和日本相同的,這裏也有一些劇情,但我們在兩邊都是鴨子聽雷...。
一個星際接觸的橋段


另一種形式的火車軌道模型,小朋友可近觀但不可褻玩。


這裏有免費的鐵道員制服可以借,小孩穿起來拍照還蠻有fu的。
這裏可乘坐的小火車,就沒有大宮的酷了,但是我們家的皮童還是坐了兩次。

就算家裏也有木頭軌道,到這還是要玩,而且不肯走!
簡單的互動開火車遊戲,適合小朋友。
複雜到爆的模擬火車控制台,不適合小朋友(因為他家大人不懂德文)
博物館外面,停車容易,價格也還合理:1歐元1小時,最多一次2小時就要出去回補。但假日停車就不一定容易,外頭停車位畢竟不是超級多。

中午還可以出去吃飯再回來玩耍,相當值得。個人評價此地為4.5顆星。


Nürnberg

雖然我們對歐洲三寶,舊城區、教堂、城堡,已經興趣缺缺,但仍決定在參觀博物館後出去走走,因為天氣突然變好而一掃在奧地利的陰溼。

舊市政廳對面的看鵝人噴泉(Gänsemännchenbrunnen (Gooseherd Fountain))

由於之前沒做什麼功課,看到美泉(Schöner Brunnen)時大呼運氣,因為這真是件藝術品,也為本城主要景點。而且,這裏還號稱是十大帶來好運的地點之一!

以下是google translate翻譯自德文Wikipedia的內容,並修改之:高約19米,有一個哥特式的尖頂。是1385- 1396之間由Heinrich Beheim 建成。
美泉,Schöner Brunnen,外面的圈欄是後來加建的

美泉外圍

噴泉的圍欄上有金黃色圈圈,完美地鑲在圍欄上,這是個不尋常的設計,起源可能來自一個關於愛情的傳說,角色有美泉圍欄建造人(Master Kuhn)、他的女兒(Margaret )、他的徒弟。

徒弟愛女兒,但老師不願女兒嫁給窮徒弟,於是將他趕出去。並說:"Daraus wird ein für allem nichts! So wenig wird etwas daraus, wie du es fertig bringst, dass die Ringe am Brunnengitter sich drehen können!" (可能的翻譯:『這並非所有而只是一小部份,你還必須讓銅環要能在噴泉的圍欄上轉動。』意思是說不把女兒嫁給他並趕他出去還不夠,還要他去完成一件很難的事)

老師出去旅行後,徒弟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於是拿了銅環想秘密地進行,他剪斷後加在圍欄上,並焊接鍛打到看不出接縫,完成後離開此地不再回頭。老師旅行歸來,意識到自己太嚴格,也後悔驅走徒兒,並想將女兒嫁給這位靈巧的徒兒,但太遲了,徒兒已遠離此地,空留女兒無數淚水。
美泉外的金黃色圈圈(黃金環於1945年被盗),據說許願後轉動它三圈,願望就會實現。
現場大朋友、小朋友,只要不夠高的,都爬上去轉了。
我家皮娃們許了一個又一個願望...但我懷疑小隻的只是想爬欄柵而已,囧。

大家排隊上場
還有設計師根據這個概念設計了小戒指:

美泉本體

為免大家外連其他網頁造成麻煩,所以我抄了這段關於美泉的敘述、所以我抄了這段關於美泉的敘述、所以我抄了這段關於美泉的敘述:裝飾噴泉的有40尊塑像,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的世界觀。它們分別是哲學、自由七藝、四福音作者、4位教父、7位選帝侯、九傑(Nine Worthies)、摩西和7位先知(何西阿、但以理、耶利米、以西結、阿摩司、以賽亞和約珥)(以上擷於Wikipedia)
美泉中心造構的細部。據稱此為複製品,真品已保存在日耳曼國家博物館(也在本市)內。
每一層的塑像有不同意義。
這裏有德文版的美泉詳細介紹。

お食事

經過美泉,看到遠方還有個教堂,於是我們信步走去,發現牆上招牌寫著1468,看來是該看看這家餐廳的本事。其實翻書就知道這是有名的香腸餐廳 - Nürnberger Bratwursthäusle(網頁說始於1313),就在聖塞巴都堂(Sankt Sebaldus Kirche)旁邊。
Das Bratwursthäusle Nürnberg

我們沒吃過這裏的豬肉,但看豬走路別人點什麼,我們就點什麼。其實菜單上的香腸有很多變化,例如6~12根(7.2~12.9歐)、變化口味如煙燻、酒煮等等。當然還有其他餐點,並非專賣香腸。
因為不餓,所以只點了原味六根,味道還不錯。
結帳時,因為我一句要留下特殊的硬幣,服務員就很好心地跟我們換錢,因為她的結帳包裏有許多國家的自鑄歐元,這真是個幸運的好城市!


教堂

據稱這個城市有三個大教堂,如下圖上方及右下的聖母堂 、左下及下中的聖塞巴都堂。另一座為聖勞倫斯堂,我們雖未能造訪,但毫無悔恨,你懂的。
聖塞巴都堂的門飾,美麗而獨特。